眩目的陽光、沸騰的暑氣,炎炎夏日讓大家熱情四射,不過它帶來的副作用同樣不容小覷:中暑、心浮氣躁、高溫高濕令人渾身不適。而上火則是這一系列反應的導火線。想要清爽度夏,就要先澆滅體內的火氣。
●火從哪里來?
嘴巴破、長痘痘、心情煩躁……這些癥狀出現時,很多人會自我診斷“火氣大”,到底這把無名火,是從哪燒出來,如何影響身體健康?
出現火氣時,代表身體生理功能失去平衡。氣其實是身體能量的運用型態(tài),常說氣色好,就是能量運用效率好,精神集中。當氣機不夠順暢,能量過度累積,散熱不良時,就會形成火氣。
火氣是一種高能的氣,會使體內水分消耗迅速,導致口干舌燥,神經調節(jié)能力變差,就像電腦長時間運轉,產生過熱現象,看起來在動但效能變差,因此人也會情緒不穩(wěn),緊張、易疲倦。
●常見上火的原因包括:
※睡眠品質差,熬夜、失眠。
※飲食刺激,例如吃麻辣鍋。
※遺傳、青春痘。
※習慣性便秘。
※壓力大、焦慮。
※生理代謝因素,如更年期女性臉部易出現潮紅、出汗、發(fā)熱等虛火癥狀。
※急性發(fā)炎反應,例如感冒喉嚨發(fā)炎。
※長期久病也會造成虛火,例如心臟病、糖尿病、慢性肝炎、腎炎等。
有時火氣大只是短暫現象,對健康影響較低,例如過敏、年紀大的人睡覺時張口呼吸,喉嚨干痛,床邊準備一杯水就會緩解,但如果是因為生病而火氣上升,就要對癥治療。
●滅火指南
人體就像由電腦操控的車子,火氣就像車子過度使用熱氣散不掉,連帶影響其他系統產生變化,因此退火不能依賴喝青草茶,要健全身體的散熱系統。人體主要的散熱途徑包括:流汗、呼吸道水分蒸發(fā)、排尿。而現代人長時間待在冷氣房,運動少、沒機會排汗,水又喝不夠,體表循環(huán)愈來愈差,上火機率大增。因此預防火氣,必須由生活習慣著手:
1.隨時補充水分:
常喝溫水可以解決許多問題,包括冷卻體內燥熱,促進表皮循環(huán),還能沖刷口腔中的細菌菌落,抑制生長,比較不會口臭。即使常待在冷氣房的人,水分蒸發(fā)較少,一天也要喝1300㏄左右,流汗時更要多喝。
上火時也適合喝檸檬水,多吃柑橘類等酸味的水果。江烈欽會買檸檬原汁,和氣泡礦泉水調在一起喝,既散熱又避免含糖飲料上火的問題。不喜歡水淡而無味,也可多喝舒緩茶飲,例如薄荷、苦茶、菊花、金銀花等花草茶。
喝冷飲時,要含在嘴里慢慢喝下去,喝小口能讓冷飲在口中加溫,有助和身體等溫,較快吸收。
2.提升睡眠品質:
睡眠就像電腦關機休息,睡不好會造成身體過度使用,容易上火,日夜顛倒更是大忌,許多科技公司輪夜班的人幾乎都有火氣大的問題。
而從事腦力密集工作的人,血液循環(huán)會集中在頭部,導致疲累卻睡不穩(wěn),這時可用足浴把火氣往下帶,讓人好睡。
做法:先用溫水浸泡(女性水要淹到小腿三分之二處近三陰交穴,男性到腳踝即可),再慢慢加熱水,泡到腳熱、微微出汗就可以休息。足浴對改善皮表循環(huán)很有幫助,泡一個星期就會發(fā)現愈來愈容易出汗,即使在冷氣房,皮膚也不會干燥。
3.飲食清淡:
高熱量食物會提供火氣,上火時不宜多吃水分低的食物,如油炸類、餅干、花生等堅果,改以蔬菜、清湯等低熱量飲食為主。
4.食補:
夏天用參須泡水喝,既補氣又不會上火。溫肺益氣的蓮子湯加上滋陰降火的銀耳,也有助改善口干舌燥。
5.增加體表散熱:
中暑時刮痧,可以促進微血管擴張,強迫散熱,減輕不適。常到戶外運動、踏青,多流汗,提升體內廢棄物代謝速率,人會比較清爽舒服。
夏天出入冷氣房,內外溫差過大容易中暑,可加一件薄長袖外衣,保持皮膚恒溫狀態(tài),尤其老年人調節(jié)溫度的能力較差,更要注意。